山西作为十五运会的重要协办省份,承担了多项关键资格赛任务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25年3月在长治市体育中心举办的女子U18组篮球资格赛。该赛事作为全国四个赛区之一,汇聚了北京、江苏、山西等六支劲旅,通过单循环赛制角逐直通决赛的名额。赛事组织严格对标全运标准,中国篮协统一选派技术代表与裁判团队,确保竞赛公正性。
除青少年组别外,山西还承接了全运会乒乓球团体资格赛。2025年3月22日,太原赛区展开激烈角逐,男团赛场呈现广东VS辽宁、湖南衡钢VS重庆银河等强强对话,女团则上演山西本土队伍迎战贵州队的焦点战。混双项目中,山西组合把永博/赵承林对阵浙江选手的赛事,更成为晚间黄金时段的重头戏。这些赛事不仅检验了山西的场馆运营能力,也为后续承办大型综合性赛事积累了经验。
二、特色项目参与亮点
在竞技项目布局方面,山西运动员在三人篮球赛场表现抢眼。知名球员张宁代表北京队出战连云港赛区,于5月22日迎战新疆与浙江;贾明儒则代表江苏队对阵山东和江西。这种跨省人才流动体现了全运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特点,也扩大了山西体育的影响力。
群众赛事领域,山西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预选赛。在湖北襄阳举行的定向越野预赛中,山西代表团参加定向团体赛、接力赛及无线电测向等六个小项;毽球项目预赛则于6月下旬在浙江临海开赛,山西技术官员郑治伟担任赛事技术代表,马锦宗负责编排工作,凸显山西在专业裁判领域的贡献。这些项目虽非传统热门,却是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载体,彰显了“全民全运”的核心理念。
三、全民健身与赛事联动
为呼应全运会精神,山西省2025年全年规划1563项群众体育活动,构建多层次赛事体系。省级重点赛事包含90项群体活动、88项青少年赛事及10项国际/全国性竞技赛事。例如高平市于5月2日举办的马拉松赛事,设置全马、半马及欢乐跑三大组别,吸引1.2万名跑者参与,其精细化服务(如六类分区停车场、赛道补给方案)成为地方赛事标杆。
这一布局通过“金字塔结构”实现全运辐射:塔尖为全运会资格赛,中层是省级锦标赛(如第十七届省运会38项资格赛),基座则是遍布县区的1077项群众活动。省体育局通过赛事名录发布,明确将全运会筹备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,使专业竞技资源下沉至社区体育场景,形成“观赛-参赛-日常锻炼”的良性循环。
四、赛程动态与规则调整
需特别关注的是,国家体育总局于2025年5月对十五运会项目进行重大调整,直接影响山西运动员备赛策略。新增设的16个小项包括游泳50米仰泳/蛙泳/蝶泳(男女各三项)、海岸赛艇单人双桨、高尔夫个人赛等。其中田径4×100米混合接力项目明确以2025年全国接力锦标赛前16名为晋级门槛,这对山西短跑梯队建设提出新要求。
攀岩项目则进行赛制拆分,将原“攀石+难度两项全能”细分为四个独立小项。规则要求已获得两项全能资格的运动员自动具备分项参赛权,山西攀岩队需据此调整训练重点。射击飞碟多向混合团体采用“兼项参赛”机制,限定每单位最多两对组合,促使山西优化双人配队方案。这些调整既呼应洛杉矶奥运备战需求,也考验地方代表团的应变能力。
结语:协同发展视角下的山西使命
2025年全运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次承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,其“以赛促融”的主旨与山西的赛事实践形成战略呼应。山西通过承接篮球、乒乓等资格赛,深度融入全运体系;以1563项群众活动夯实全民健身基础;同时积极响应新增项目规则,展现竞技体育的适应力。

未来山西可进一步探索区域赛事协作:借力黄河流域体育走廊建设,将全运承办经验延伸至自行车、徒步等特色项目;同时深化“青少年赛事-全运选拔”衔接机制,如在长治篮球赛、高平马拉松等赛事中建立人才输送通道。唯有将赛事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动能,方能在后全运时代持续释放体育红利。
九游会j9真人游戏第一品牌